登录
火电厂废物综合利用技术
暂无评分 作者:《火电厂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编写组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 ISBN:978-7-122-23298-4 中图分类:X773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电力工业 ) 标签:科学技术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编委会 前言 目录页 第1章 综述 1.1 火力发电概况 1.1.1 分类及特点 1.1.2 主要系统及设备 1.1.2.1 系统概述 1.1.2.2 锅炉 1.1.2.3 汽轮机 1.2 中国火电行业发展情况 1.2.1 发电行业发展概况 1.2.1.1 装机容量及构成 1.2.1.2 发电量及构成 1.2.1.3 非化石能源发电 1.2.2 火电行业发展情况 1.2.2.1 装机及发电量 1.2.2.2 火电机组类型 1.2.2.3 火电机组等级 1.2.2.4 火电工程造价 1.2.3 火电节能减排情况 1.2.3.1 节能降耗水平 1.2.3.2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情况 1.2.3.3 火电厂废水排放与控制 1.2.3.4 固体废弃物排放与综合利用 1.2.3.5 温室气体控制情况 1.3 火电厂废物综合利用范围 参考文献 第2章 粉煤灰综合利用 2.1 粉煤灰的产生及处理 2.1.1 燃煤分类及组分 2.1.1.1 煤的分类 2.1.1.2 煤的组分 2.1.2 粉煤灰的产生 2.1.3 粉煤灰的收集 2.1.3.1 静电除尘器 2.1.3.2 袋式除尘器 2.1.3.3 电袋除尘器 2.1.4 粉煤灰的输送 2.1.4.1 输灰 2.1.4.2 除渣 2.1.5 粉煤灰的加工处理 2.1.5.1 分选 2.1.5.2 磨细 2.1.6 粉煤灰的贮存 2.2 粉煤灰的基本性能 2.2.1 物理性质 2.2.2 化学性质 2.2.2.1 化学成分 2.2.2.2 性能影响 2.2.3 颗粒组成 2.2.4 品质参数 2.2.5 粉煤灰分类 2.2.6 基本特性 2.3 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 2.3.1 综合利用现状 2.3.1.1 国内情况 2.3.1.2 国外情况 2.3.2 综合利用途径分类 2.4 在建材中的利用 2.4.1 烧结粉煤灰砖 2.4.2 蒸压粉煤灰砖 2.4.3 混凝土 2.4.4 陶粒 2.4.5 水泥 2.4.6 岩棉 2.4.7 蒸汽养护砖 2.4.8 粉煤灰硅酸钙板 2.4.9 免烧粉煤灰砖 2.4.10 粉煤灰砂浆 2.4.11 微晶玻璃 2.5 在筑路中的利用 2.5.1 利用途径 2.5.1.1 道路基层 2.5.1.2 填筑路堤 2.5.1.3 替代矿粉做沥青混合料中的填充料 2.5.2 典型断面及稳定性分析 2.5.2.1 典型断面及防排水 2.5.2.2 路堤稳定性 2.5.3 岩土材料应力变形分析 2.5.4 工程应用情况 2.5.4.1 国外应用研究现状 2.5.4.2 国内应用研究现状 2.6 在建工中的利用 2.6.1 混凝土掺合料 2.6.1.1 基本性能 2.6.1.2 应用实例 2.6.2 处理地基 2.6.3 砂浆掺合料 2.7 在回填中的利用 2.7.1 回填材料 2.7.2 品质要求 2.7.3 应用现状 2.7.4 应用实例 2.8 在农业中的利用 2.8.1 改良土壤 2.8.2 覆土造田 2.9 在环境工程中的利用 2.9.1 处理生活污水 2.9.2 处理含氟废水 2.9.3 处理焦化废水 2.9.4 用于烟气脱硫 2.9.5 用于防治噪声 2.10 成分回收及再利用 2.10.1 提取氧化铝及生产硅铝钛合金 2.10.1.1 技术进展 2.10.1.2 技术方法 2.10.1.3 应用实例 2.10.2 空心微珠分选 2.10.3 碳的提取 2.10.3.1 粉煤灰中碳的理化性质 2.10.3.2 粉煤灰脱碳技术 2.10.4 铁的提取 2.10.5 粉煤灰活化技术研究 2.10.6 粉煤灰改性技术研究 2.11 脱硫灰渣的利用 2.11.1 干法(半干法)脱硫灰渣的利用 2.11.2 循环流化床脱硫灰渣的利用 2.12 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3章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3.1 脱硫石膏的生成 3.1.1 石膏分类 3.1.2 脱硫石膏 3.1.2.1 脱硫石膏定义 3.1.2.2 脱硫石膏产生 3.2 脱硫石膏的基本特性 3.2.1 与天然石膏的差异 3.2.2 化学成分 3.2.3 颗粒特性 3.2.4 物相分析 3.2.5 热分析 3.2.6 性能分析 3.2.6.1 技术性能 3.2.6.2 安全性能 3.2.7 主要影响因素 3.3 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现状 3.3.1 中国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3.3.1.1 产生量与利用量 3.3.1.2 综合利用途径 3.3.1.3 综合利用案例 3.3.2 国外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3.4 脱硫石膏应用通用处理工艺及设备 3.4.1 建筑石膏的制备 3.4.2 高强石膏的制备 3.4.3 石膏加工设备 3.4.3.1 常用煅烧方式及设备简述 3.4.3.2 主要特点 3.4.3.3 工艺技术 3.5 脱硫石膏在传统建筑制品中的应用 3.5.1 纸面石膏板 3.5.1.1 发展情况 3.5.1.2 主要特点 3.5.1.3 纸面石膏板的质量标准 3.5.1.4 生产工艺 3.5.1.5 杂质对纸面石膏板性能的影响 3.5.1.6 纸面石膏板生产对脱硫石膏品质的要求 3.5.1.7 应用实例 3.5.2 石膏砌块 3.5.2.1 发展情况 3.5.2.2 主要特点 3.5.2.3 石膏砌块的质量标准和技术性能 3.5.2.4 生产工艺 3.5.2.5 应用实例 3.5.3 石膏空心条板 3.5.3.1 主要特点 3.5.3.2 石膏空心条板的规格、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指标 3.5.3.3 生产工艺 3.5.4 石膏刨花板 3.5.4.1 发展情况 3.5.4.2 主要特点 3.5.4.3 石膏刨花板的技术要求 3.5.4.4 生产工艺 3.5.5 装饰石膏板 3.5.5.1 产品介绍 3.5.5.2 主要特点 3.5.5.3 种类与应用 3.5.5.4 装饰石膏板的规格、质量标准和技术性指标 3.5.6 纤维石膏板 3.5.6.1 产品介绍 3.5.6.2 主要特点 3.5.6.3 生产工艺及设备 3.5.7 建筑砂浆 3.5.7.1 粉刷石膏 3.5.7.2 特种干粉砂浆 3.5.7.3 复合胶凝材料 3.5.7.4 配制粉刷石膏 3.5.7.5 内墙腻子 3.5.8 防火中的应用 3.5.8.1 防火密封 3.5.8.2 防火涂料 3.6 脱硫石膏在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应用 3.6.1 水泥缓凝剂 3.6.1.1 作用机理 3.6.1.2 脱硫石膏做水泥缓凝剂 3.6.1.3 应用实例 3.6.2 酸联产水泥 3.6.3 普通混凝土 3.6.3.1 用作胶凝材料 3.6.3.2 用作激发剂 3.6.3.3 用作膨胀剂 3.6.4 加气混凝土 3.6.4.1 研究现状 3.6.4.2 水化机理 3.6.4.3 制备工艺研究 3.7 脱硫石膏在新型建材中的应用 3.7.1 高强石膏粉 3.7.1.1 蒸压时间的影响 3.7.1.2 蒸压温度的影响 3.7.1.3 干燥温度的影响 3.7.1.4 转晶剂的影响 3.7.1.5 粉磨时间的影响 3.7.2 制备自流平材料 3.7.2.1 发展情况 3.7.2.2 外加剂 3.7.2.3 配制工艺 3.7.3 制备新型墙体材料 3.7.3.1 产品介绍 3.7.3.2 石膏膨胀珍珠岩保温墙材 3.7.3.3 发泡石膏墙材 3.7.3.4 石膏基相变墙材 3.8 脱硫石膏在筑路及回填中的利用 3.8.1 路基材料 3.8.2 采空区充填材料 3.9 脱硫石膏在农业中的利用 3.9.1 改良酸性土壤 3.9.2 改良碱性土壤 3.9.3 作为肥料使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废污水处理及回用 4.1 火电厂废污水来源及特性 4.1.1 主要来源 4.1.2 各类废污水特性 4.2 火电厂废污水综合利用情况 4.2.1 法规政策分析 4.2.2 火电厂耗水情况及特点 4.2.3 火电厂节水及回用情况 4.3 火电厂废污水处理 4.3.1 主要处理技术及设备 4.3.1.1 物理处理方法 4.3.1.2 化学处理方法 4.3.1.3 生物处理方法 4.3.1.4 膜分离方法 4.3.2 各类废污水处理技术 4.3.2.1 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处理 4.3.2.2 化学酸碱废水的处理 4.3.2.3 冲灰废水的处理 4.3.2.4 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 4.3.2.5 煤场废水、冲渣水、车间冲洗水的处理 4.3.2.6 含油废水的处理 4.3.2.7 锅炉清洗废液的处理 4.3.2.8 生活污水的处理 4.4 火电厂水务管理 4.4.1 背景及意义 4.4.2 现代水务管理 4.4.3 现状及问题 4.4.4 应用实例 4.5 火电厂空冷技术 4.5.1 技术发展 4.5.2 技术分析 4.6 火电厂海水利用技术 4.6.1 海水冷却与淡化技术 4.6.1.1 海水冷却技术 4.6.1.2 海水淡化技术 4.6.2 海水脱硫技术 4.6.2.1 技术分析 4.6.2.2 海水脱硫系统 4.6.2.3 主要环境影响 4.6.2.4 应用实例 4.7 电厂其他用水优化 4.8 发展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余热回收利用 5.1 工业余热概述 5.1.1 工业余热分类 5.1.2 余热利用途径 5.1.3 回收利用技术 5.1.3.1 热交换技术 5.1.3.2 热功转换技术 5.1.3.3 制冷(热)技术 5.1.3.4 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5.2 锅炉排烟余热利用 5.2.1 锅炉热损失及计算 5.2.1.1 锅炉热效率 5.2.1.2 各项热量损失分析 5.2.1.3 影响锅炉排烟温度的因素 5.2.1.4 相关燃烧计算 5.2.2 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5.2.2.1 预热凝结水 5.2.2.2 提高空预器入口温度 5.2.2.3 干燥褐煤 5.2.2.4 区域供冷供热 5.2.2.5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5.2.3 排烟余热回收技术 5.2.3.1 烟气冷却器 5.2.3.2 热管换热器 5.2.3.3 低温省煤器 5.2.4 烟气冷凝潜热利用技术 5.2.4.1 天然气烟气冷凝潜热 5.2.4.2 褐煤烟气冷凝潜热 5.2.4.3 燃气锅炉排烟热回收技术 5.3 余热利用 5.3.1 机组冷却水 5.3.2 余热利用途径 5.3.3 热泵技术 5.3.3.1 技术原理 5.3.3.2 技术发展 5.3.3.3 技术参数 5.3.3.4 余热回收系统 5.3.3.5 循环水源热泵系统 5.3.3.6 蒸汽喷射热泵技术 5.3.3.7 吸附式热泵技术 5.3.3.8 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供热节能技术 5.3.3.9 热泵回收循环系统 5.3.3.10 应用实例 5.3.4 湿冷塔势能利用技术 5.3.4.1 技术原理 5.3.4.2 工艺系统 5.3.4.3 应用实例 5.3.5 锅炉汽水余热利用技术 5.3.5.1 锅炉深度降低排烟温度技术 5.3.5.2 锅炉余热深度利用及尾部受热面优化技术 5.3.5.3 锅炉高温炉渣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5.3.5.4 应用实例 5.4 汽轮机低真空运行 5.4.1 运行方式 5.4.2 技术特点 5.4.3 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烟气净化中的资源利用 6.1 氨法脱硫 6.1.1 工艺原理 6.1.2 技术特点 6.1.3 应用实例 6.2 活性焦脱硫 6.2.1 工艺原理 6.2.2 技术特点 6.2.3 应用实例 6.3 有机胺脱硫技术 6.3.1 工艺原理 6.3.2 技术特点 6.3.3 应用实例 6.4 其他脱硫工艺 6.4.1 磷铵肥法脱硫技术 6.4.2 双碱法脱硫技术 6.4.3 镁法脱硫技术 6.4.4 韦尔曼-洛德脱硫技术 6.4.5 有机酸钠-石膏脱硫技术 6.5 失效催化剂处理 6.5.1 催化剂介绍 6.5.1.1 主要成分 6.5.1.2 催化剂分类 6.5.2 催化剂失活及运行管理 6.5.2.1 催化剂失活与处理 6.5.2.2 典型运行管理方案 6.5.3 失效催化剂处理 6.5.3.1 催化剂回收和清洗 6.5.3.2 催化剂再生 6.5.3.3 废弃催化剂处置 6.6 除尘破旧布袋处理 6.6.1 布袋及其滤料 6.6.1.1 聚苯硫醚(PPS) 6.6.1.2 聚四氟乙烯(PTFE) 6.6.2 工况对滤料的影响 6.6.2.1 温度的影响 6.6.2.2 氧含量的影响 6.6.2.3 燃料种类及燃烧方式的影响 6.6.2.4 水蒸气含量的影响 6.6.2.5 烟气成分的影响 6.6.2.6 其他因素影响 6.6.3 破旧布袋处理 6.7 膜法回收烟气中水分 6.7.1 技术分类 6.7.2 技术应用 6.7.2.1 燃用褐煤电站烟气热能利用及水分回收 6.7.2.2 高水蒸气含量烟气水分的捕集 6.7.2.3 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与水分联合回收技术 6.7.3 技术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7.1 技术概述 7.1.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介 7.1.2 技术长期减排潜在作用分析 7.1.2.1 世界主要机构估算的CCUS减排潜力 7.1.2.2 发展低碳能源体系的过渡策略 7.1.2.3 发达国家发展CCUS技术的有关考量 7.1.2.4 发展中国家战略需求 7.1.3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争议 7.2 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7.2.1 二氧化碳吸收分离技术 7.2.1.1 化学吸收技术 7.2.1.2 物理吸收技术 7.2.1.3 物理-化学吸收技术 7.2.1.4 技术应用 7.2.2 二氧化碳吸附分离技术 7.2.2.1 变温吸附法(TSA法) 7.2.2.2 变压吸附法(PSA法) 7.2.2.3 吸附剂 7.2.2.4 技术应用 7.2.3 二氧化碳膜分离和膜吸收技术 7.2.3.1 膜分离技术 7.2.3.2 膜吸收技术 7.2.3.3 技术应用 7.2.4 富氧燃烧技术 7.2.4.1 基本原理与类型 7.2.4.2 煤粉锅炉富氧燃烧技术 7.2.4.3 循环流化床锅炉富氧燃烧技术 7.2.4.4 增压富氧燃煤流化床锅炉整体化发电技术 7.2.4.5 氧气与空气混合富氧燃烧技术 7.2.4.6 蒸汽调温的富氧燃烧技术 7.2.5 化学链燃烧技术 7.2.5.1 技术原理 7.2.5.2 关键问题 7.2.5.3 相关研究 7.2.6 燃烧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力系统 7.2.6.1 IGCC系统二氧化碳分离 7.2.6.2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多联产系统 7.2.6.3 控制二氧化碳分离的IGCC能源动力系统 7.3 二氧化碳输送技术 7.3.1 罐车运输 7.3.2 船舶运输 7.3.3 管道运输 7.3.3.1 输送原理 7.3.3.2 关键技术 7.3.3.3 其他相关问题 7.3.4 二氧化碳输送系统工业应用 7.3.4.1 管道直径 7.3.4.2 管道壁厚 7.3.4.3 二氧化碳初压缩所需的功率 7.3.4.4 中间压气站间的最大距离 7.3.4.5 二氧化碳管道运输的成本 7.4 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7.4.1 二氧化碳强化驱油 7.4.1.1 混相驱油技术 7.4.1.2 非混相驱油技术 7.4.1.3 吞吐技术 7.4.2 二氧化碳驱煤层气 7.4.2.1 发展现状 7.4.2.2 驱煤层气机制 7.4.3 其他资源化利用途径 7.4.3.1 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4.3.2 无机化工产品 7.4.3.3 焊接保护 7.4.3.4 烟丝膨化 7.4.4 技术应用 7.4.4.1 Weyburn碳封存与驱油项目 7.4.4.2 吉林油田EOR项目 7.5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 7.5.1 二氧化碳油气藏封存 7.5.1.1 枯竭油气藏封存 7.5.1.2 原油开采中封存 7.5.2 咸水层封存 7.5.2.1 封存机制 7.5.2.2 封存和监测 7.5.3 化学固定 7.5.3.1 工业利用 7.5.3.2 矿物碳酸化固定 7.5.3.3 生物固定 7.5.4 技术应用 7.5.4.1 挪威的Sleipner与Snohvit气田 7.5.4.2 阿尔及利亚艾因萨拉赫气田实验项目 7.6 CCUS示范工程 7.6.1 国外主要CCUS示范工程 7.6.1.1 咸水层封存项目 7.6.1.2 油气田封存项目 7.6.1.3 煤层封存 7.6.2 国内主要的CCS示范工程 7.6.2.1 咸水层封存项目 7.6.2.2 油气田封存项目 7.6.2.3 煤层封存 参考文献 第8章 相关法规政策 8.1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法律政策分析 8.1.1 综合利用主要法律法规体系 8.1.2 火电厂粉煤灰综合利用法规、政策分析 8.2 相关法律法规 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8.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 8.3 规划与方案 8.3.1 《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第19号公告) 8.3.2 关于印发《“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环资[2011]2919号) 8.3.3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2010年第14号公告) 8.3.4 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 8.3.5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 8.3.6 关于印发《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工信部[2011]600号) 8.3.7 关于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367号) 参考文献 ..更多
推荐图书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案例
董兰敏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一课一练公开课——数学 八年级第一学期
徐昀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图说天下·探索发现系列》编委会编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 R2配置与管理
陈景亮,钟小平,宋大勇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翻译研究
张全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
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
《进化史上的灭绝物种》编写组编著
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